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、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:到2035年 高净值人群可投资资产规模将增加200-300万亿
4月13日,由平安集团和每日经济新闻联合主办的“平安大讲堂·让金融更有温度”在深圳举办,携手里昂商学院和上海高级金融学院,特邀多名金融领域权威专家,探讨金融机构如何持续为普罗大众提供有温度的优质金融服务,共同解读金融加温的机遇与挑战。
会上,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、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在主题演讲中指出,随着我国高净值客户基数逐步扩大,客户的需求必将呈现多元化趋势。到2035年,高净值人群的规模很可能从目前的200万将多曾300-400万人,可投资资产规模将从目前超200万亿元基础上,再多增200-300万亿元。
随着客户技术的扩大,优质金融服务的内涵是持续不断满足客户个性化、综合性的需求。针对当下金融行业多维度探索满足用户需求特点,连平总结出“四大趋势”,分别是跨业综合经营,子公司化提升业务协同效应;产品创新,通过不同产品线覆盖不同类型需求;科技化和智能化,为精细化、个性化金融服务奠定基础;增值服务,通过非金融业务增加高净值客户粘性。
高端服务个性化是服务模式的关键,而实现个性服务的关键是金融人才。连平在会上表示,即使有AI人工智能可以提供很多服务,但若实现个性服务,最根本、最关键的还是高端的、专业的金融人才。
在他看来,一方面,在获客、拓展等增加金融机构的黏性方面,金融人才在这方面的重要性是首屈一指的。另一方面,对于金融机构来说,在制度等设计上,在内部制度设计、绩效考核上,一定要将专业人才考核制度与管理系列清晰分开,“他们赚的钱一点都不比高层次管理人员少,这就需要我们在内部制度设计上,在绩效考核上,能够非常好地贴近市场需求,突出对于金融人才的重视,这样你的业务,你的企业才能很好的发展。”
(文章来源:每日经济新闻)
网友评论
郑重声明:
1.根据《证券法》规定,禁止编造、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,扰乱证券市场;2.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、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,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,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。
《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》
- 1
- 2
- 3
- 4
- 5
- 6
- 7
- 8
- 9
- 10
- 11
- 12